top of page

預防流感併發肺炎的最佳方法,還有哪些?

以下4項供分辨症狀的輕重,是網路流傳的信息,說是來自某醫院的發燒門診醫生的辨識分類:

1、乾咳+打噴嚏[可能是空氣污染]。

2、咳嗽+粘液+打噴嚏+流鼻涕[可能是感冒]。

3、咳嗽 +粘液+ 打噴嚏+流鼻涕+全身酸痛+虛弱+輕微發熱[可能是流感]。

4、乾咳+打噴嚏+味覺失常+身體疼痛+虛弱+高燒+呼吸困難[可能是冠狀或類似病毒]。

 

「經過濟民中醫師研析上述之分辨,亦認為的確適宜作為預防與保健的認知宣導」

 

本所「濟民中醫師分析和建議」:以上第3、4項屬急性呼吸道疾病,理當儘早找西醫診治較不會耽誤到症情。

濟民中醫師認為:屬於虛寒型濕氣重體質者最為不利,可藉由中醫藥調理體質防護。

最佳的方法除了可透過疫苗接種防護以外,提升免疫力可靠平常藉由中醫調理體質,確實一項不錯的防護亦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有哪些對象最適合和最需要藉由「中醫調理體質」的呢?例如屬於先天性或後天性的體質偏虛寒者,平常不注意飲食又很少運動且體力和抵抗力較差的人。虛寒體質的人其特徵:常常會在別人不覺得冷,但自己卻全身很怕冷,甚至手腳四肢更易冰冷或麻或痠痛者(尤其是先天性體質虛寒的女性,常在逢經期來或前後的期間由於賀荷爾蒙內分泌起變化、若氣血偏不足、體溫偏低時就更怕冷)。

 

若連在夏天也會有上述怕冷狀況的體質者更是糟,更需要透過中醫調理,通常這類属於虛寒體質的人其氣血循環本就不佳,肺活量長期偏不足,若平常又缺少運動或又喜吃生冷食物及冷飲,最容易導致陽虛、氣虛、血瘀、濕氣凝滯、水腫虛胖⋯之病態,更容易患感冒症且不易痊癒而導致種種後遺症,例如平常動不動就咳嗽鼻塞或胸悶或易喘,並常感到肩頸部僵硬、頭暈、頭痛或併發過敏性鼻炎、氣喘、或不易流汗⋯等症。

 

虛寒型濕氣重體質者出現於女性,容易導致月經延後到或經血偏少且血色喑、子宮肌瘤症、卵巢巧克力囊腫、不孕症、或更年期提早到來。男性易導致性功能障礙、陽虛不舉、敏感早洩、腰痠背痛⋯等症,患有上述症情之體質者若不及時調理身體,很可能演變患上呼吸道慢性症侯群症或波及心肺功能或延生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濟民中醫師呼籲!屬於上述症情體質的人,平常除了抵抗力較差且怕冷之外,一旦患有小感冒症易出現時好時壞且不容易痊癒,若長期沒調治好就有可能轉為上呼吸道慢性症侯群的相關症情纏身而更難治癒,若不小心又染上流感併發肺炎或病毒性肺炎,身體很容易被打垮,不得不慎!因此身為每一個家庭的每一份子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不得不慎重防護。

濟民中醫診所醫師提醒:想避免導致如上述型態的症情和體質,得由此刻開始更加注重養生保健,除了飲食的營養均衡且避開生冷食物之外,也得每天有適量的運動,不必做太激烈運動,只要以最簡單的(快走)每天約30分鐘即有強身健體效果。

濟民中醫師依中醫的觀點來看:

其實中醫最拿手的本領就是「調理體質」,且已經是大部分國人皆知或體驗過的事實。尤其是對於上述所提之「虛寒、濕重」之體質大多屬於「陽虛兼氣血虛」之特性,中醫對「調理體質」的用藥及有效治療之文獻及範例比比皆是,中醫醫學典藉記載的相關實證內容歷史夠悠久,值得信賴。因此濟民中醫師建議:患有上述症候的體質者平常除了飲食習慣和適量運動之外,平時有必要配合「中醫的調理體質調養」自然能快速提升抵抗力和保健防護。

 

傳統中醫藥具有悠久而豐富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及不斷實踐形成的醫學之一。它歷經2000多年的臨床觀察而演變,體現了中華文化傳統及長壽和健康的價值觀。關於中醫藥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黃帝內經》。此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著作,成書于公元前800和公元前200年間。黃帝內經深入總結和系統化了醫學治療和理論,包含了生理學、病理學、預防、診斷、治療、針灸、經絡學等,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主要基礎。

 

現代在台灣有關中醫診療上述症情屬調理「虛寒、濕重」體質之應用藥方如下:

(僅供參考,未經醫師診察,不得私自購買服用)

1、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耆、甘草、人參、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朮。

     適應症:病後調理、虛弱者感冒、胃下垂、子宮下垂、神經衰弱。

2、理中湯    組成:人參、甘草、乾薑、白朮。

     適應症:急慢性胃腸炎、胃弱、胃下垂、下利、胃擴張。

3、桂枝湯    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適應症:感冒、鼻炎、頭痛、風濕痛、寒冷腹痛、神經痛、神經衰弱。

4、玉屏風散    組成:防風、黃耆、白朮、生薑。

     適應症:表虛自汗、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小兒體質虛弱、易感冒者。

5、八珍湯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熟地黃。

     適應症:諸病後衰弱、貧血、婦人腰痛、月經不順、血道症。

6、黃耆建中湯    組成:黃耆、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膠飴。

     適應症:大病後衰弱、盜汗、慢性潰瘍、虛弱兒童、慢性中耳炎、痔瘻、癰疽。

7、四逆湯    組成:甘草、乾薑、附子。

​​     適應症:心臟衰弱、急慢性腸炎、脫汗症、感冒、下利、手足厥冷。

8、生脈飲    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

      適應症:強心、虛脫、久咳肺虛、腦神經衰弱、心煩、失眠、中暑。

9、神秘湯    組成:麻黃、杏仁、厚朴、陳皮、柴胡、紫蘇葉、甘草。

      適應症:支氣管喘息、小兒喘息、肺氣腫、咳嗽。

10、四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適應症:胃腸虛弱、胃下垂、胃弛緩、貧血、嘔吐、下利、虛症出血、手足痿弱、遺尿症、胃炎。

11、六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

       適應症:慢性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胃下垂、慢性腹膜炎、惡阻。

12、還少丹    組成:牛膝、山藥、熟地黃、枸杞、山茱萸、茯苓、杜仲、遠志、茴香、五味子、楮實子、巴戟天、肉蓯蓉、石菖蒲、大棗。

       適應症:神經衰弱、未老先衰、性機能減退。

13、升陽益胃湯    組成:黃耆、半夏、人參、甘草、獨活、防風、白芍、羌活、陳皮、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

       適應症:胃弛緩、輕度胃擴張、留飲、急慢性胃炎、嘔吐清水、痰涎、胃濕泄瀉。

14、歸脾湯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當歸、酸棗仁、桂圓肉、遠志、木香、甘草、生薑、大棗。

       適應症:諸貧血、諸出血、健忘、不眠、神經衰弱、心悸亢進、月經不順。

15、六和湯    組成:人參、白扁豆、赤茯苓、甘草、香薷、厚朴、砂仁、杏仁、藿香、半夏、木瓜、大棗、生薑。

       適應症:食慾不振、嘔吐、瀉痢、口渴、四時感冒、夏季食傷、宿醉、中暑。

16、養血安神湯    組成:當歸、川芎、酸棗仁、生地黃、柏子仁、白芍、黃連、白朮、茯神、甘草、陳皮。

       適應症:驚悸屬血虛火動者。

17、小建中湯    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膠飴。

      適應症:改善兒童體質、夜尿、夜啼、胃潰瘍、胃炎、小兒感冒、神經性心悸亢進、胃下垂、胃酸過多症。

18、十全大補湯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生薑、大棗、熟地黃、肉桂。

       適應症:病後產後衰弱、諸貧血病、心臟衰弱。

19、逍遙散    組成: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生薑、薄荷。

       適應症:結核初期輕症、更年期障礙、婦人神經痛、血道症、不眠症、精神不舒、白帶、處女寡婦氣鬱病、月經不順。

20、安中散    組成:桂皮、延胡索、牡蠣、茴香、縮砂仁、甘草、良薑。

       適應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神經性胃痛、歇斯底里、胃酸過多、胃下垂。

21、溫經湯    組成:吳茱萸、當歸、川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丹皮、麥門冬、生薑、甘草、半夏。

       適應症:更年期障礙、不妊症、月經不順、子宮出血、常習性流產。

22、麻黃湯    組成:黃麻、桂枝、杏仁、甘草。

       適應症: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感冒、頭痛、鼻塞、無汗、神經痛、支氣管喘息、腰痛、流行性感冒。

23、苓桂朮甘湯    組成:茯苓、桂枝、白朮、甘草。

       適應症:心臟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慢性支氣管炎、腳氣腫、神經衰弱、慢性腎炎。

24、百合固金湯   組成:麥門冬、熟地黃、生地黃、百合、貝母、當歸、白芍、當歸、桔梗、玄參、甘草。

       適應症:喉頭炎、喉頭結核失聲、化痰、乾嗽、肺癆咯血、慢性支氣管炎。

25、清肺湯    組成:茯苓、當歸、芍藥、生地、阿膠、天門冬、麥門冬、梔子、黃芩、陳皮、紫菀、桑白皮、甘草。

       適應症: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支氣管喘息、心臟性喘息、肺結核、肺炎、支氣管擴張。

26、桂附地黃丸(八味地黃丸)  組成:肉桂、炮附子、熟地黃、乾山藥、丹皮、澤瀉、山茱萸、茯苓。

      適應症:糖尿病、高血壓症、腦出血、性神經衰弱症、腳氣、陰萎、腎臟炎及腎病、搔癢性皮膚病、白內障、綠內障、膀胱炎、腰膝麻痺、更年期障礙、膀胱無力引起之夜間頻尿或小兒遺尿。

27、五積散    組成:麻黃、白芷、乾薑、肉桂、蒼朮、厚朴、半夏、陳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甘草、桔梗、枳殼、生薑、葱白。

       適應症:急慢性胃腸炎、疝氣、腰痛、跌打損傷、月經痛、心臟瓣膜症、神經痛、風濕、腳氣、跌打損傷、老人之輕感冒、胃痙攣。

28、附子理中丸    組成:附子、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適應症:治脾胃冷弱,心腹絞痛,嘔吐泄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滿,腹中雷鳴,嘔噦不止,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以上舉例中藥方僅供認知參考,並不適合所有的人都可使用,該選用哪一種或數種藥方?必先得經由中醫師診斷再依個人的症情和體質再調配黃金比例份量給藥,才為安全有效,此稱之為「中醫師處方」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患者不得私自購得藥材或藥粉自酌量使用,以防不符體質而出現反效果或不適。​

因此,特別提醒民眾!上述中藥方,可別私自透過網路購買或藥房任意買上述藥品使用,得先經中醫師診斷後再給藥,如此才能對症治療獲得安全有保障有療效的結果。

 

以上之資訊關係到您我家人和全體國人的健康,請轉發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們!以助認知保健並注意防護,感恩!

濟民中醫[主治強項]

一、中藥減肥減重瘦身(全國較早從事中醫減肥的診所)

主要以調理體質並針對胖因改善,避免復胖。

 

二、中藥調理體質以高貴藥材為配方,專門調理虛寒體質(無論先天性或後天性都能改善)。

改善氣虛濕氣重、怕冷、手腳冰冷、四肢末梢麻痠痛、不易出汗或煩熱冒汗、容易著涼感冒、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氣喘、咳嗽、胸悶、心律不整。

調理身心障礙症:倦怠疲勞、頭暈頭痛症、睡覺障礙、宿睡或難入眠、多夢、憂鬱焦慮不安。

 

三、婦科調理、不孕症(男女得一併治療)

婦女經帶症:子宮或卵巢良性肌瘤或水泡、白帶、陰道分泌物異常、感染搔癢、濕氣重、水腫:(每逢早上醒來易臉部浮腫、至下午易下肢腫脹甚至穿鞋子亦覺緊繃感)。

 

四、男科症:男性性功能障礙症、敏感早洩症、肩頸腰背酸痛、疲勞倦怠。

 

五、肝膽胃腸功能症:口咽部異常乾渴、口苦舌燥、肝火旺盛、煩悶燥熱或疲勞、胃酸胃食道逆流、胃脹氣或脹痛、下腹脹氣,習慣性便秘(難以每天排大便)、宿便(排便得排很久或排不乾淨或排不順暢或排便初硬後段溏軟),這類型的特徵很容易導致腸病變或腸癌的風險,不得不慎!

 

六、護髮、美白:防落髮、白髮症。黑斑、雀斑、肝斑、皮膚過敏、膚色暗沉、膚質粗糙乾燥。

以上諸症情,可以透過專業中醫師診察,針對症情病因和體質,採以中藥供內服即能有效改善和治療。

本網站歸屬高雄 濟民中醫診所,另與 台北 濟民中醫診所、 台中  護您美中醫診所,等三家診所共同簽署經營合作約定書:
1﹑同意於各診所之獨立網站內設置相關超連結。

2﹑同意各診所的網站連結及網頁登載之資訊,願由各診所負責醫師負起管理責任歸屬。

© 2018 濟民中醫減肥|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61號|0800-023-523

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官網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內容為專業中醫師臨床心得論述,已受著作權之保護,他人不得任意轉載,違者必究。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